51我要配资
高考结束
小伙伴们终于可以“放飞自我”
开启旅行、聚会、恋爱……
但大家在探索青春的各种可能时
不要忘了隐藏的杀手——
艾滋病
01
高考后这些行为,警惕“艾”的风险
①社交与娱乐活动
高考后的假期,年轻人聚会、交友的机会增多,尤其是在一些酒吧、KTV 等娱乐场所,容易出现疏忽大意、放松警惕的情况,建议做到:
✎避免酗酒或滥用药物,以保持清醒判断力,防止因自制力下降或意识模糊而发生高危行为。
✎谨慎进行网络交友,若线下见面,务必选择公共场所并提前告知亲友行踪,注意人身安全。
✎避免不安全性行为,如发生性行为,要坚持每次、全程、正确使用安全套。
✎拒绝陌生人递来的饮料、零食,务必保持警惕,避免因被下药而陷入无法自我保护的危险境地。
②医疗与美容行为
高考结束后,不少年轻人想通过医疗美容为自己“颜值加分”,在进行纹眉、打耳洞、拔牙等有创操作时,特别注意:
✎必须选择正规、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场所,确保所有器械经过严格消毒处理,杜绝血液传播风险。
✎操作前主动查看器械是否为一次性使用或经过严格消毒(如高压蒸汽灭菌),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,如针具、剃须刀、牙刷、修眉刀等。
51我要配资
③旅行或务工安全
不少小伙伴会利用高考假期出去旅行或者外出实习实践,此时要注意:
✎外出旅行或务工时,应随身携带个人专属卫生用品,如牙刷、剃须刀等,避免临时借用。
✎务工学生需特别提高警惕,注意防范非法采血、非正规医疗检查、细节不明或非必要的医疗操作,保护自身健康安全。
02
发生高危行为,立马这样做
若发生高危行为,如无套性行为或安全套破损、中途滑落,与他人共用针具注射等危险行为,建议:
①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。务必在72小时内,立即前往暴露后预防门诊进行评估和规范用药。进入“广东疾控”公众号→菜单栏“疾控服务”→“HIV暴露预防门诊”即可查询附近门诊。
51我要配资
②3周后进行HIV检测。建议高危行为3周后,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。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免费、保密的咨询检测服务。进入“广东疾控”公众号→菜单栏“疾控服务”→“省艾滋病咨询机构”即可查询附近门诊。
不轻信网络医疗广告及信息
怀疑有艾滋病感染风险时,不轻信网络及社交媒体上关于艾滋病治疗的虚假广告和诈骗信息,如宣称“艾滋病特效药”“快速治愈方案”等。如需了解广东省艾滋病定点治疗机构信息,可以登录广东省疾控中心官方网站查询了解。
广东省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信息_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
https://cdcp.gd.gov.cn/zwfw/fwcx/azbfw/gdsazbddszyyxx/index.html
(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)
获取正规信息与帮助的渠道
如需获取艾滋病相关医疗咨询及服务,可通过以下正规信息与帮助的渠道:
△ 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(如12320)
△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CDC)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(VCT)
△ 各地综合医院、妇幼保健机构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
(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)
高考后
放松不等于放纵
青春无“艾”才能享受有爱青春!
这个假期
小伙伴们可以积极参与
有益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、体育锻炼
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,丰富精神生活
祝每位毕业生都能收到好消息
考上理想的大学!
/健康科普
撰文:唐浩桐(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)、王国任(艾防所)
制作:范颖
专业审核:黎健荣、杨放(艾防所)
初审:龙遗芳
审核:邱泉
富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